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纪念题词 韬奋出版奖 长江韬奋新闻奖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
万玛加,男,藏族,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人,现任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组组长。"主任记者"职称。在15年的记者生涯中,他长期在一线从事采访工作,他采写的稿件连续获得中国新闻奖一、二等奖和青海新闻奖的一、二、三等奖以及国家广播电视协会的特别奖,省级广播电视协会一、二、三等奖。并被评为先进作者。2006年他还获得青海省首届"十佳记者"称号。
她报道的节目双双入选"十年间感动冰城十大故事";她个人为弱势群体捐款万余元。2007年4月她被评为黑龙江省首届十大慈善公益人物,成为黑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新闻工作者。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金话筒节目主持人、2001-2005年度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、2006年以唯一全票当选为黑龙江省十佳新闻工作者,2007年5月被授予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。
张晖,1990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,被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,曾先后在国际台国际部任编辑,在时政部任记者,在英国任驻外记者。现任国际台时政部主任,国际台时政报道首席记者。长期以来张晖同志一直活跃在新闻战线上,在国际新闻报道和时政报道领域颇有建树,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,其作品也多次在国家级奖项中获奖。
张亮,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来到北京电视台工作。先后担任记者、制片人、新闻部副主任、主任;2005年,36岁的他被评为高级编辑,又成为北京电视台最年轻的正高职称。在17年的新闻生涯中,张亮2次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--中国新闻一等奖、4次获得中国电视最高奖--中国广播电视一等奖,多次获国家级二、三等奖,累计获得市级以上新闻奖51次。
辛雪莉,1987年进入宁波人民广播电台,历任播音员、主持人、节目部主任、交通音乐频道总监,2004年起任宁波电台副台长,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会长。先后获中国广播新闻奖一等奖、中国广播影视大奖、中国广播文艺一等奖、中国广播文艺创新奖、2006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。连续六年获浙江省播音主持一等奖。
毕政,1952年4月生1972年9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,1995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,获经济学硕士学位。现任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、吉林日报社总编辑,吉林省新闻学会会长,吉林省政协委员。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,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吉林省政府授予"吉林省优秀报社总编辑"称号。2001-2005年有五篇作品连续五年获"中国新闻奖"。
赵拴在大型国有企业当过6年工人,大学毕业后做过高校教师。1992年底调入贵州日报社(现贵州日报报业集团),长期任驻站记者。他5次获中国新闻奖(二等奖4次、三等奖1次)。在他近15年的新闻生涯中,获新闻奖余百次。2004年荣获"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"、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。
居杨,《法制日报》女摄影记者。从1995年至今12年来始终全身心投入到新闻采访一线。曾获得第四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、摄影记者最高奖"金眼奖"等荣誉,作品先后在52个全国比赛和评选中获奖,包括中国新闻奖二等奖、两次获得全国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奖、四次获得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、六次获得全国综合治理好新闻奖、七次获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奖等。
龚达发同志1951年12月出生,197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工作,至今已有32年。先后在社办公厅、教科文部任干部、编辑;1981年派驻湖北记者站,任记者、首席记者;1992年任站长;1999年被评为高级记者;2005年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,是人民日报历史上驻站时间最长的记者之一。
胡晓丽(秦畅),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,她主持的《市民与社会》节目曾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,2005年又被评为上海首批优秀媒体品牌。《市民与社会》是目前上海新闻界唯一一档政论类的新闻直播谈话节目,也是一档家喻户晓的节目,每天中午吸引着近90万听众。
主管单位: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:韬奋基金会网站维护: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介绍│联系我们│站点地图│版权声明韬奋基金会 2012,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0721号-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864号